我們真正需要先同理的,往往不是被談論的第三者,而是在你眼前和你對話的那個人

2023-02-19

同理心,從你眼前的人開始。

最近聽到很多青少年父母和孩子親子關係不佳的故事,也聽到很多旁人對於故事中父母和孩子的看法。

雖然細節都不同,不過故事大綱通常八九不離十: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父母對孩子抱著很高的期待,可能是課業成績、學習態度、自信或挫折忍受度、積極性等。常聽到父母覺得孩子「應該」要這樣、「應該」要那樣,當孩子沒有辦法達到父母期待時,父母可能感到失望、挫折、憤怒,而對孩子出現指責、批判,甚至辱罵孩子、威脅孩子的狀況,造成親子關係緊張、父母情緒緊繃,孩子也悶悶不樂。

父母認為,孩子「應該」要是某個樣子。

於是,身為旁觀者的我們,可能會試著勸說這樣的父母,你「應該」要放下你的期待,你「應該」要多同理一下孩子的感受。而當某些父母沒有依照我們建議的方式調整對孩子的期待和相處模式時,我們可能也會感覺挫折,甚至覺得這樣的父母「冥頑不靈」。

我們認為,父母「應該」要是某個樣子。

於是,孩子感覺沒被同理,因為父母用父母自己的角度在看孩子。而被我們勸說的父母也感覺沒被同理,因為我們用我們自己的角度在看父母。

我們可以想一下,小時候無法被同理的孩子,當他們長大為人父母之後,他們對於自己孩子的同理能力是如何呢?如果我們覺得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可能很難同理自己的孩子,那麼那些無法同理孩子的父母,他們小時候被自己父母同理的經驗,可能如何影響著他們現在對孩子的同理心呢?

我們真正需要先同理的,往往不是被談論的第三者,而是在你眼前和你對話的那個人。